精選文章

一年內由5億到650億的2326 百靈達國際控股

由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 8 日,即未 1 拆 10 之前的走勢。在三月尾前,股價維持在 0.3 附近,但在三月最後一個星期,股價突破 0.3 水平,之後股價一飛衝天。分拆前,股價最高去到 15.8 ,升幅超過 50 倍,當時市值為 320 億。 ...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兩年前的全購股表現 (轉載)

http://www.quamnet.com/quamalpha/successexamplecontent.action?articleId=3152960

今年年頭至今,港股其中一隻升幅最大的股票莫過於凱升控股(102)。從2013年1月2日至2013年10月9日,升幅超過9倍!股價的主要催化劑為憧憬其可能投資的位於俄羅斯之博彩及渡假村發展項目。但凱升控股最令我有印象的卻是其大股東何猷龍先生。話說何猷龍於2年多前入主102(當時名為安利控股),並以每股$1.1681提全購(經拆細、公開發售調整後約等於現價$0.495),而股價經過兩年的沉寂後終於今年大升。這2年的期限不禁令我想起上市規則有關上市公司控制權易手後的收購限制。
根據上市規則14.06條,如上市公司在控制權轉手後的24個月內向新股東收購資產,而該收購構成非常重大的收購事項,則該收購會被視為反收購行動,而交易所會以新上市(IPO)的標準處理該反收購行動。這會為大股東注資構成不便。因此,有些大股東寧可在買殼後等兩年才注資以規避上市規則的限制。
綜合以上各點,筆者因而研究從凱升控股(102)開始,在2011年因大股東改變而要作出無條件強制性全面現金要約 (全購)的股票,看看它們在2年後的今日的股價表現,結果如下:
 
簡單地介紹以上全購股:
凱升控股(102):前稱安利控股,本身業務為建築材料及工程設備分銷及石頭加工。由米高•葛林家族信託(該信託以丹尼•葛林擁有實益權益)易手予新濠國際發展(200)主席何猷龍私人公司Quick Glitter Limited。最近宣佈有意發展位於俄羅斯海參崴的博彩娛樂項目,建設及營運一博彩娛樂度假村。
安域亞洲(645):易手前叫港台集團,業務為代工製鞋。David Webb 曾於2010年增持至超過5%,後來港台集團大股東賣股予新加坡商人Chua Chun Kay並改名為安域亞洲,其後收購印尼採礦及資源項目。
立信工業(641):主要從事製造紡織機器、不銹鋼貿易及金屬鑄件生產業務。原大股東為方壽林,現時由中國恒天集團擁有。中國恒天集團是國企,由原國家紡織工業部旗下公司重組而成,以紡織機械、紡織品服裝和貿易為主業,也兼營房地產、證券業務。現時中國恒天集團在內地和香港共擁有5間上市公司。
捷豐家居(776):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廚具、家居用品。2011年3月由甄兆威等人易手至張偉智,其後張偉智把手上的捷豐家居股票抵押予太陽國際財務借錢,後因未能償還該等借款,手上的捷豐家居股票亦落入太陽國際財務,最後太陽國際財務在2012年6月將這些股票賣回給太陽國際的老闆周焯華和鄭丁港,周鄭二人再提全購。
仁瑞投資(2322):前稱三和集團,業務為船舶租賃、建築工程及機械貿易。控制性股權在2011年3月由梁麗蘇易手至鄭菊花。後來改名為仁瑞投資至今。
恆富控股(643):本業為成衣生產及買賣,2011年5月由Rusli Hendrawan等人易手予李海楓,李海楓當時為北控水務之主席兼執行董事。易手後逐步出售內地和香港的針織服裝業務。今年5月以$0.35配股後炒上,現價$0.91比起配股價上升了一倍多。
鼎億集團投資(508):賣殼前叫其士泛亞,是其士國際(25)旗下的子公司,經營餐飲業務,曾擁有Pacific Coffee,於2010年將Pacific Coffee大部分權益出售予華潤創業(291)。其士泛亞本身亦在2011年7月賣殼給李光煜。李光煜主要在內地從事公路設施生意,買殼後將其士泛亞易名為鼎億集團投資。
中發展控股(475):前稱億鑽珠寶,經營珠寶批發及零售業務,原大股東為陳元興,2011年9月賣殼給胡楊俊、胡翼時共同擁有之公司,胡楊俊是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侄子,而胡翼時的父親胡錦星則是胡錦濤的堂弟。胡楊俊現亦擔任中國新電信(8167)的董事;胡翼時則擁有盛源控股(851)兩成多股權及開源控股(1215)一成多股權。
中核工業二三國際(611):前身是德興集團,2010年德興集團以可換股債券收購認購中國核建集團旗下項目,中國核建集團及中廣核集團子公司於2011年10月行使換股權致使股權超越三成而要提全購,全購後進軍核電檢修、海外工程業務。
普匯中金國際(997):前稱達藝控股,主要從事室內設計與裝修服務以及傢私買賣業務。2011年10月李偉斌入主後易名普匯中金國際,易主後有意在陝西省漢中市發展物流中心、融資擔保及中小企貸款業務,可見李偉斌在擁有當地的關係。
有一些股票如盈天醫藥(570) 或天業節水(840)雖在2011年也曾提全購,但不在上表之列,原因是它們觸發全購時並沒有涉及大股東的改變。
這些在2011年因大股東改變而作全購的股票在2年後的2013年大多都有可觀的升幅,表現最好的是凱升控股(102),升超過九倍;表現最差的是中核工業二三國際(611),下跌了約五成,但總括來說這些2011年的全購股自今年年頭平均有超過一倍升幅,而它們現在的股價與全購價相比平均更有約兩倍升幅(不計中核工業二三國際,因它由宣佈全購至今從沒有跌穿全購價)。從提全購開始,它們均曾跌穿或觸及全購價,投資者有機會和新主一樣以全購價買入各股。
筆者估計,這些全購股在兩年後有如此上佳表現,原因除了市況外,也歸因於市場憧憬上市規則的兩年限制解除後,這些股票會有注資或收購。另外,市場亦傾向視全購價為新主的成本,所以這些全購股在兩年後的今日對比於全購價也存在很大的溢價。
由以上的統計,我們可嘗試發掘一些全購後接近兩年,而現價又和全購價相差不遠的股票作投機對象,相信這策略應能帶來不錯的回報。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智通財技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QuamWittyMin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