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一年內由5億到650億的2326 百靈達國際控股

由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 8 日,即未 1 拆 10 之前的走勢。在三月尾前,股價維持在 0.3 附近,但在三月最後一個星期,股價突破 0.3 水平,之後股價一飛衝天。分拆前,股價最高去到 15.8 ,升幅超過 50 倍,當時市值為 320 億。 ...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格隆汇“防千手册”(載轉)(萬字文章)

格隆汇防千手册(港股那点事)
2014-07-11 格隆汇 港股那点事

https://xueqiu.com/4091164142/30179312

开放+共享+共识,追寻有趋势的价值——格隆

港股那点事微信公众号:HKstocks

港股那点事官网http://www.guuzhang.com

让最普通的个人都能享受到最专业的研究服务,让每个个体的投资之路不再那么孤单和艰难!

格隆按:

格隆的目标就是让最普通的投资者享受到最专业的研究服务,让每个个体的投资之路不再孤单和艰难。这也是格隆一而再、再而三组织大家讨论老千股这个话题的原因。

不像在大陆,再烂的股票也有价值(投机价值?),再烂的股票也有人给你兜底,哪怕退市,说不定两年后回来,又是一个超级英雄都未可知。在香港则不然,做投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人兜底的。如果遇上老千股,可能让你输个干干净净(真的是干干净净,这公司可能从此没了)。所以,在香港投资,防范风险,尤其是老千股风险是最最重要内容之一——无论对初入港股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格隆先后在个人微信的朋友圈里和港股那点事官网(http://www.guuzhang.com)格隆汇话题中专门组织会员讨论过香港老千股,讨论很热烈也很实用,内容干货巨大。格隆把其中内容精华做成了格隆汇防千手册,主要内容包括:

1
、如何甑别老千股;

2
、老千股的主要特征;

3
、老千股的出千手法;

4
、防范老千股的方法;

5
、重大老千股嫌疑名单;

但因为内容太过敏感,因此,此处只是选择了其中部分适合公开的讨论内容分享在此。重大老千股嫌疑名单,格隆汇成员提供了很多,回头看,绝大部分无疑都是如假包换的老千股(很多换了个名字,换了身马甲,但股票代码是改不了的),但也不排除有无辜躺枪的。因此,对于这部分名单内容,格隆不公开分享。如果您是格隆汇成员,也有意参考这份名单,请直接邮件索取(发送邮件至hkmcczmh@163.com。请您在邮件主题中只注明索取两个字,勿附加任何其他多余文字)。

以下为格隆汇会员讨论的部分内容,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老千股?

格隆汇 雪茗

老千,骗子的意思,最早的写法是“ ”就是谋人财物的意思,明朝宋濂撰的《篇海类编》中有收录此字。

另外一种说法是,老千来自英文的cheating的音译。看过香港赌片的一定知道什么是老千和出千. 那么什么是老千股呢? 自然就是骗取普通投资者钱财的一类股票。根据香港的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削减股本后产生的资本公积金可转至未分配利润项目弥补亏损。经过此类账面数字游戏,亏损公司可能会扭亏为盈。因此,并股及削减股本等形式的股本重组是一些仙股公司常用的弥补亏损的方法。这类股票在香港本地是没有人碰的, 这些股票永远不分红,却年年圈钱。董事高额薪酬,一年数千万。股价跌到几分钱,可以再合股然后继续跌重新骗钱, 很可怕。套上了不但永无解套之日,而且会被公司吃的干干净净。公司没有什么主业, 做的就是股票生意。可以说是香港的特色股票。很多时候专吃大陆客。

这样的制度下,香港老百姓和一批一批从大陆过去的投资者被反复割韭菜,反复当成提款机,实在给提怕了,所以非蓝筹股、非指标股、非中资国企股以外的大多数股票,估值都相当低,因为实在是给搞怕了。

下面给出一例:威利国际(00273.HK),被媒体和投资者戏称为老千股鼻祖魔幻仙股

威利的前身是互联控股,再前身是华汇控股,再再前身是首创怡南实业。现任主席庄友衡,掌舵已有近10年。这只股票的奇葩之处在于充分诠释了香港老千股的超级无敌威力。

威利国际的财务状况,从1982年到2007年连续15年,无论经济好坏,年年亏损,绝对不会盈利,真是服了他了。公司多年来几易其名,从首创怡南实业,再到华汇控股互联控股。一直号称从事金融地产业。在2007年能源股火暴的时候,还煞有介事地做了几笔收购,以进军煤炭燃气这一相当有前途的行业。

就是这间威利,多年来合股不断。根据港交所网站(http://www.hkexnews.hk)所提供的资料,仅仅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公司就经历了215150125110151,可谓是怵目惊心,2011年又两次512012年两次101,即便算上2014年拆股(15)后,1999年买入1250万股,到今天只剩1股(2*5*50*10*5*5*5*10*10/5=12500 000)。1999年公司股票合股前每股5分钱,也就是说,当时花62.5万港元买入公司的股票,现在只剩1港元了,可以说血本无归了。这还不算中间公司几次包括发行可转债、认股权证和供股在内的扩股和缩股。

公司最近宣布收购金融业务资产,股价一度炒高至6港元后拆股,不过有了07年的前车之鉴后,你还敢相信公司会洗心革面吗?

跟它比起来, "合并大王"之称的汉基控股(00412)就是小儿科了. 这位汉基控股2001年至2007年,4次股份合并后,2万股变成1.

香港涉及超多人输钱的疑似老千股,少不了鼎鼎有名的某某电讯。(现名电讯某某。当初的海市蜃楼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清?)

那时的某电讯是大蓝筹,很多人的退休收息股,以为可以安心一辈子的股票之一。(蓝筹,公用事业,股息稳定等等等等),可惜计划跟不上变化,谁知道会有以后的惨痛故事呢?

2000
年,某电讯的母公司英国大东电报局想卖给新加坡电信有限公司。消息传出后在香港引起忧虑,担心香港最大的电话系统公司会落入新加坡之手,控制了香港的电话通信。中央政府也暗示反对把香港电讯售予外资。结果某香港著名富家进来接手了,所有的人都开始兴奋,跟着富豪肯定有肉吃,信众口口相传,又适逢该次收购行动期间,中央政府显现出祝望成功之意,使某公司能透过银行借得巨款,收购某电讯,在收购消息加上科网热潮,某电讯在2000215日以每股28港元(股票五合一后实为HK$140)收市。

某电讯被收购,第一个套现的就是富家,直接到手30亿元,股东大东电报局也不断售出股份套现,以及科网泡沫爆破,以致股价急挫:2003年的股价比2000年高峰下跌了96%。到了2006年,某电讯已成为市值最低的蓝筹股,总市值甚至低于一些二线国企股。2008610日起,某电讯被剔出恒生指数成份股(蓝筹股)

如果在这中间不及时止损出局,而是不断地捞底,或者抱着一丝希望,等它翻身的那些人早已一铺输清。

老千股炒作手法

格隆汇  chend

说到老千股的炒作手法,前几年有个帖子《老千股炒股心法-股票的价值到到大破价值投资法》(周显)讲得相当的详细,分享如下:

说到资产,即每股NAV。你是公司的股东,公司的资产你应占有一份,理论上如此,但也只是限于理论上如此。

价值投资法有两种。一种是真正得其心法的,即是由Benjamin Graham(本杰明·格雷厄姆)发明,由巴菲特发扬光大的那种。另一种是只看其表面,只得皮毛的,即是放狗屁。早在二十年前,香港有一位天才已想出了破解放狗屁的法子,而且是大破特破的破法。这种方法有个名堂,叫向下炒

向下炒有两种,一种是公司有资产的炒法,一种是公司是空壳的炒法,两者的内功心法相同,但武功招式各异,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抢光小股东的钱。

在此天才发明以前,假使一间公司的每股资产净值是1元的股票,老板决不会以0.9元卖出。任何脑筋正常的人,都会想到这一点︰蚀本出货,岂非很笨?这种想法是对的,因此,当原值1元的股票跌至0.9元时,价值投资者,便入货了。如果跌至0.8元,更加要大入特入了。

直至有一天,一位绝世天才出现了,正是天不生圣人,万古如长夜,他非但以0.9元卖出原值1元的股票,0.8元他也卖,0.7元卖,0.6元更要卖。真是跳楼大平卖,要钱不要货。

初时,人们蜂拥去买平货,结果却是越买越平,不要紧,价值投资,公司有实质资产,股票有价值嘛,越平越买,可以沟澹,减低平均成本嘛。最后,当他们把所有现金都买了这些廉价股票之后,股价跌到0.25元,股价只有资产净值两成多,是平无可平了,不再下跌了。因为大股东能够沽出的股票都沽光了,再沽下去,控制权也将失去,这向下炒的游戏也没法子下去了。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想,既然股价跌不下,就应回升吧。等到这时候才买入股票,终于可以赚点小钱吧?不,小股民猜错了。到了这时,才是出杀着的时候。绝世天才公司批出新股,每股0.2元,接手的不消说,是老板的好友,直接点说,是他的代理人,俗称人头。这些廉价新股可以补回他先前高价沽出了的股票︰当日以0.25元至0.9元卖出的股票,可以0.2元买回来,你说这老板是赢了还是输了?

如果股民在0.2元进货,太好了,老板照样可以0.2元的价钱卖给你,你要多少,他卖多少。当你买到无法再买时,他再把股价压下,以0.1元再批股给自己和友好。总之,你无可能赢,他则赢梗,死未!

不批新股也无妨,老板可选择供股。现时的法例比较严格了,大比例供股时,大股东是不能投票的。故此老板只能温柔地供,比如说,二供一吧,现价已跌至0.2元,每股供0.15元,折让两成半。没钱参与供股的股民,马上就输了。哦,股民有钱,参与供股,不要紧,多供几次,终有一天他们会弹尽粮绝,被迫退出竞赛。

嗯,供股次数太多,虽能赶尽杀绝,但赢得太慢了,我宁愿少赢一点,但赢得更快,方法是私有化。私有化并非没有缺点。用比市价高的价钱来收购,是吃了一点儿的亏。但当你已经大赢特赢时,施舍一点点面包屑给小股东,当是打发乞丐也好,什么都好吧。私有化的优点是用最快的速度吃走了整个饼,留给股东少少的饼屑,即是高于市价的收购价,这就叫皇恩浩荡了。但有些情况是不宜私有化的。当公司拥有大量资产,而股价极度偏低时,就可藉着私有化鲸吞资产,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妙法,快手快脚的抢走了小股东的应份Equity)。但当公司是空壳一个,私有化也就没有作为,只能继续利用它的上市地位,去抢小股东口袋里的钱。

自从那位天才发明了这旷世财技后,不断有聪明人改良技术,至今为止,这技巧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操作简单,比视窗还要易用,每个懂得财技ABC的人,都不会不知。

大家不妨看看资料,股价低于资产净值的公司,就是在大牛市,也还多的是,就是因为向下炒的缘故。

格隆汇 jimbenken

老千的赚钱把戏:

这里主要说做空赚钱。一般以为只有上涨庄家才可以赚钱,其实老千们可以做空赚钱的。这就是香港许多股票无限制下跌-合股-下跌-合股的原因。

办法是这样的:设股价1元,大股东持股80%,大股东大量卖出股票——股价下跌至0.4元,大股东持股降低到50%。董事会公布0.22元配股。因为大折让,所以有货的散户乱抛,股东也继续抛货,股价大跌,当然也吸引到不少不知情的散户接下落的刀子。于是,股价继续跌跌倒0.2。散户很反感,不会参与配股,因为比市场价低,但是大股东全额参与配股,因为配股的比例往往很高,于是大面积摊薄了散户的股份,大股东捡回80%持股比例,但是1元与0.22元之间的差价就是大股东赚到的钱!

然后大股东继续这个游戏,大量卖出跌到2分再配股,再50股合一股,股价回到1元。

继续玩!这个游戏玩20年也没问题。

判断老千股的方法:

格隆汇 大阳:

本人一般首先了解公司的历年分红信息,看这个公司是否经常供股或合股, 如果回答是, 就可以判断有老千嫌疑, 然后再看网上可以查到的老千清单, 如果列在其中,基本上就不再继续研究和关注了。如果不在清单上面, 则仔细研究一下公司的财务报表, 发现以下情况就要小心:

主业很玄, 看不懂;

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公司;

业绩很好却不分红;

一些数据之间有矛盾;

很高的不合理价格收购资产或者很低的不合理价格出售资产;

二级市场的绝对价格很低,经常会大涨大跌吸引眼球;

还可以参考一些其它的判据,如名字带中国的民企,而且又是香港福建和东北地区的公司,当然这个可能有失偏颇。

关键还是要多学习他人的识别方法,多看看他人的经验教训,毕竟个人能力有限,而有些老千公司隐藏的也很深的。

格隆汇 jimbenken

香港二三线股的大股东在近十多年来,经常:

a)
先供股集资, 然后,

b)
高价资产(自己的,或是同盟的),

c)“
做手脚令公司亏本,包括一些高超的财务技巧,做账技巧,

d)
然后又大折让,再供股集资,严重摊薄散户手里的股份。这些老千股的股价不断下跌,而大股东就因为不断向股民抽水而发达,

e)
当股价跌无可跌时,就不惜合并,消减成本,然后再

f) “
抽过水,令小股东跌入无底深潭。

g)
近年很多三、四线小型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管理层,即使有大量闲资也不愿于股价有大量折让的情况下回购公司股份,

h)
宁可以超高价格收购其他公司股份籍以消耗本身的大量现金。

格隆汇 庐陵书生:

有些行业,像农林牧渔矿,天生就是老千股的温床,因为外部审计师很难整明白。

有些创始人或者他的家人,如果以前就有劣迹,换个马甲也十有八九是老千。

喜欢圈钱的或者不怎么分红的,好多是老千。

把名字起得很牛掰但是公司实力一般般的,很多都是老千。

公司和同业比,账面规模很大,毛利率很高,但是现实世界几乎没怎么人听说的,十有八九是老千。

小型民企新股里很多都是老千。

福建的企业有很多是老千。这算地域歧视吗?

公司上市很多年,账面都挺好,但是没什么机构愿意评论的,小心是老千。

格隆汇 harvard

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老千股就是让你基本上进去就有赔无赚,跌起来无止境。所以可以从历史日K线图上做判断,就是历史日K线图主要是下跌,涨的时间极短极短,一般人也抓不住那个上涨的机会。合股的更要特别警惕!

格隆汇 flyingpiggy

我自己中过招的有***…………,输不少钱,愿赌服输,但有一只就真的是令人气愤,就是**71,是明摆着被熟人做局输钱的。这么多年下来,发现还是要守拙,赌老千股输掉的钱够我去南极好几趟了。

格隆汇woaili6586

本人进港股时间不算久,但进港股之前就对千股有所耳闻,因此在投资之时都分外小心。投资的股票,基本属于中资背景的新能源和环保股。个人对选股的一些想法是:

一定要结合行业去看,明显异常的指标就得小心。

另外,自己不了解行业背景,不了解公司盈利模式的企业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给自己一个安全垫!投资始终谨记:宁愿错过,不要犯大错。

格隆汇dahai0159

朋友和我曾被一只股票套过, **117,因为公司财务作假,股票被停牌审查,公司董事被监禁。不知道这算不算老千股?

研究公司时候,对于公司的管理层研究非常重要,董事会成员的品行很重要。管理层的战略和执行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拥有可靠,有抱负的管理层,公司才有未来。抱着赚一笔快钱的目的,公司注定搞不好。

格隆汇 三毛不在家

老千股最典型的特点是频繁合股, 101201,港中的千股之王我选***85某集团,08年到现在合股有10多次了,我的邻居把所有的资金全部都赔在了这支股上,见识了港股中千股的利害.

现在一些大陆的民营企业也玩起了这招,**270中国**就是其一,**先是频繁配股,今年千股本色终于显露,101,还轰轰烈烈地炒了三天.

但我认为正是有这些千股的存在,而且香港证监会也不刻意监管他们,才是真正地给投资者上风险教育课,同时市场也才能给好股好价格,赖股赖价格.

格隆汇skywalker

供股与合股是一个老千股的基本特征,因为不创造价值,但不断圈钱,并以此谋生。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值得注意的:炒高股价再大幅折价融资,这种类型的公司里,有的是想做些事情的重组股,有的是直接骗钱的老千股,有的是有好项目确实需要资金发展的红筹股。但无论哪一种,最后在高价接盘的投资者都承担了风险,有的甚至数年也回不了本。一间缺钱的公司在股价短期狂飙而没有业绩支撑的情况下,股价就像临晨即将到来的灰姑娘舞会,你可能会预测到结果,但不知道舞会结束的时间,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如果没有把握在真相揭开之前跑路,就别去玩。很多时候,投资者是受到股价上涨的诱惑而跟买,想不受老千股骗钱,至少要在下注之前扪心自问是否具备相关的能力?如果没有,宁愿多找找那些不缺钱的企业

格隆汇mgyinfo

在易出老千股的地方,要小心。

首先要清楚的是,港交所的制度设计决定了可以为无良奸商提供所谓耍财技(欺骗),即欺骗中小投资者地方.

其次,靠个人要搞懂哪只股票是老千股很困难,最近出事的旭光,连著名的国开行都整了几个亿美元给他,还有几家外资银行,你说要弄懂多困难.

我几年前就买过旭光,后来总觉得那里不对,行业\业绩等很好,财报漂亮的不行,但有一个60多亿的商誉让我心里不舒服,赶紧卖了,没亏,小赚了一点.

最后,买了老千股,比如买了旭光的朋友,最近可能很煎熬,但可能不能完全怪你,不要太自责,要理解香港本身商业环境也是很万恶的...然后小心点

格隆汇 NMW

香港的老千股确实是跟A股很大不同的一个特色,再怎样在A股还有逃跑和翻身的机会,不过这种标的在A股也是尽量少碰,靠互相博弈玩儿零和游戏实在没啥意思。

我的原则是香港市场选股最先看是不是有老千嫌疑,有一点儿不踏实就坚决不参与,因为一次失败足以毁灭N次的成功。要反复细致的研究公司基本面,有业绩、注重连续分红、大股东要么实力雄厚,要么威望高(珍惜羽毛),同时有故事的可以多关注。还要多翻看公司的历史,有过前科的果断放弃。火中取栗的事情尽量少做,总是买的没有卖的精。

格隆汇 面壁

81**
,典型的老千股,前一段就挨了一次,在0.039开始跟踪,之后眼睁睁看着每天20%+以上的涨幅,短期冲到了近0.1,涨幅高达近300%,期间经常性出现单日成交额1亿多,甚至5.21出现了成交额超过2亿的情况,要知道这可是一家市值才2亿左右的公司啊。按耐不住在5月底低位进入,之后突然6.3晚间发布公告合股,股本重组,将股份四合一,紧随削减每股面值0.39元至0.01元,典型的老千股行为,第二天早上开盘立刻斩仓出逃,现在已经基本打回原型了。以后再不能碰这类劣迹斑斑的老千股了啊

格隆汇 wucheng

香港很多老千股都有合股并股供股的手法,大部分细价股、仙股如果有这种手法的很有可能就是老千,我中了很多,WYT是害得我最惨的

格隆汇tarzan

不能说100%吧,老千公司经常有以下几个危险信号经常出现。一出现就要小心。

监理监察公司发生变更。

会计或者财务主管辞职。

公司决策层频繁的买卖自己公司股票。

大股东将股票抛出。

主营业务之外领域的业绩增减显著。

和自己有关联的公司的交易剧增。

现金流不稳定不安定。

目的不明确的融资行为。

大股东个人参与金融交易。

年终业绩发表延迟或者变更。

格隆汇shmilylt

我在2010年夏天调研某和集团,一家base在香港做废纸回收,和制造卫生纸的企业。表面看公司有行业资质,是四大审计,老板广东香港两地混的风生水起,有UBS承销(而且是UBS 消费品研究员力推的股票)。因为估值便宜,我便跟踪了几个月。后来在一个香港论坛里有人提到他家卫生纸的质量特别不靠谱,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信用调查公司拿到了公司在大陆最大工厂惠州加工基金的工商税务报告,上面的数据和公司的年报披露足足差了6x左右!写信给管理层和IR咨询年报的编制问题,他们简单回复十分了事,再次追问后拒绝回复了。过了几个月公司说保险箱被偷了,内控调查,一直停牌量不多两年吧,股价跌去了n多,这个案例给我的教训就是新股一般要小心,尤其是便宜的往往有问题。。。

格隆汇 千与千寻

这是网友总结的香港最典型的老千股同盟,供参考,小心中招:(小编按:鉴于众所周知原因,具体公司名单此处不列出)

格隆汇 STONE

从上面的例子和投资者的经历来看,比起A股,港股的风险那不是一般的大,那叫凶险。A股的风险,那只是风险而已。以政府的父爱情结看,多年来,除了极少数退市的,大多数垃圾股,只要熬得住,解套一半,亏50%出来是概率很大的。而更多人,都有熬到解套之日的经验。而问问在港股上浸淫过几年的,哪个没有惨痛的教训,血本无归的案例?

所以,光看见H股便宜,没看见制度的因素、投资文化的差异以及博弈的对手,实在是很可怕。面对看上去非常便宜的港股,人们啊,真的是要小心啊。

格隆汇 Fred

某做床品的,基本面上:产品在市面上基本看不到,淘宝官方店销量跟罗莱、富安娜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公司治理上换了审计;财务上库存积压;资本运作上要搞拆分,妥妥老千。

格隆汇 lukayang

某太阳能,就具备条件,主要根据是民企,老板背景神秘突然暴富,关联交易很多,母公司同时是单一客户,兼主要供货商之一,在公司厂房的生产活动不明显活跃. 记得有一次去云南的时候,他的供货商云南锗业说,原料基本上给某公司全包了,但是却没有办法确定及时收款,事实上当时该公司负债率极高。他们说某公司来的时候是省领导带着来的,专门走关系做生意。

格隆汇 laoz

某安防设备公司有很大嫌疑。增发股票,现金收购潜在关联公司。少量增持二级市场股票,降低下跌冲击。管理层中,四个执行董事231岁,135岁。需知其号称是中国最大的ISD系统方案供应商,其所应对对的客户可都是安监和大型国企啊!就这几个人能支撑公司业务?如果不是,核心的管理层到底是谁?大股东CH在治理结构中完全不体现,是不重视公司还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网站上列了一堆证书,但做煤矿等ISD业务,独独没有矿用设备安标认证,这是卖萌嘛[调皮]还有人质疑他过高的净利润率(60%

格隆汇 WANGLU

以下是老千高发区:

公司成立的历史尚短,公司接受审计的历史尚短。曾发生后来证伪的诚信流言。曾发生与审计师意见不合等专业诚信分歧,或者没按时出年报,或者年报被保留。和其他股票相比,它的股价迟迟涨不上去。发生管理层大幅度减持股票的现象。(查询联交所)发生主要财务股东大幅减持现象。(查询联交所)属于舞弊高概率行业(如农林牧渔业:30分,矿产资源业:30分,传播与文化产业:20分,BOT行业:10分。)过去12个月内有独立董事,财务总监,CEO辞任。(15/人,210/,315/人,以此类推)最近36个月内有audit firm辞任。(12个月内30分,12-24个月20分,24-36个月10分,36个月以上0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借资本开支之名,频繁进行债权和股权融资。视融资额,紧迫程度给分。实际税率低于25%,造假不纳税:按距离25%的点数记分。高管有股票期权。IPO时出手旧股。主要管理层涉及丑闻(即使脱身),3大来源:IPO招股书,年报介绍,google。主要管理层履历显示,以前是干别的的,从事此行业时间很短。管理层有guo anTaizidang背景。公司不大,却以中国”,“亚洲等夸张的名字命名。福建企业(不是所有)

格隆汇 qianyin

个人感觉最容易出老千的企业聚中在以人力为主要成本的行业,因为业绩---成本可变弹性大,调查审计难,主要看老板的人品。例如咨询业,培训业,教育业等。还有那些资产无法核实的企业,比如矿业、林业、农业等。婴童用品行业好像天生容易出千股。

格隆汇 jichangjin

老千股是市场魅力的组成部分,因为充分利用各种财技是人性之必然,道德上或有瑕疵,但均符合监管规例,奈何不得。多给我们发些投资指引其实可达到避开老千股的效果。一点建议,供格隆先生决策参考。

下面是一些港股久经沙场的老兵给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

1
、对港股交易的制度研究,是投资之前的必修课。

2
、价值投资是无上法宝。

说了港股这么多的凶险,难道就是地狱么?非也!很多人在港股上的利润远远超过A股,其暴利机会、暴利程度远超想像。传说我之前的一个同事,2007年在港股上硬是把100万变成了一个亿,立马辞工不干!2006—2007年,在A股上赚100倍的人还真没见过。

为何?港股在遭到外资抛弃,杠杆平仓之后,往往出现极不合理的低点,就拿中铝为例,尽管是周期性行业,1PB总算有点谱吧,到0.5PB应该算很有安全边际了,在这之下的价格去买,或者敢动用杠杆或买轮子的,其收益远远大于正股的涨幅。所以,这轮港股的反弹中,内房股、强周期性资源股等,从底部的反弹幅度都十分惊人。―――当然了,跟它们在2007年的高位相比,还是差太多太多。

个人浅见,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可用的地方不多。90%的时候是高估的,因为制度的原因――股票审批不放开,供应始终有限,即便全流通了,大国企的大部分股票还是冻结的;父爱情结――跌多了,终归要出利好,为了融资也好,为了和谐社会也好。所以养成了A股投资者普遍的高估习惯。几乎找不到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较净资产打折的公司。A股市场,更多的是新兴市场,更多的讲究成长性。安全边际??很少,基本上没有。

但在港股市场上,各种价值投资的方法都能用上。我们可以发现大把的烟蒂股票――较净资产打折5成是最普遍的,2—3PE0.2—0.4PB的股票遍地都是;回购、私有化时常在进行,这些都是A股市场很少见或根本没有的。我们可以耐心细致去算一间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去看它的净现金和市值的比较,去算它的营运成本、利润前景,并也有很多机会去低位买,等着被私有化或回购。

港股市场上有一些A股没有的公司,尤其是消费类和互联网类型的公司,比方李宁、百丽、阿里巴巴、腾讯、雨润,很多很多啦。而且现在的估值也比A股同类公司便宜。当然,在投资港股的时候,最好还是H股,基本不用担心会恶性供股、批股等事件;业务在国内的公司可以,但注册地不在大陆,中国证监会就往往监管不到了。

由于是弱势群体,在港股市场上我们发现跟庄、跟大机构的思路完全行不通,必须回到企业的基本面,必须以企业的所有者角度考虑问题;因为是大股东博弈的格局,所以必须把公司治理结构放在第一位,黄光裕的国美(493.hk)以及之前很多公司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多的警钟;因为是离岸市场,波动剧烈,因此必须有安全边际,必须有良好的资金管理系统;由于交易费用昂贵,而且波动剧烈,必须是长期投资的打算;由于分分钟可以做空,因此必须考虑到这间公司和全球同类公司的市值比较……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当没有了外部的依靠(没有券商的研究报告、不听大行的忽悠、不跟大机构的步伐),我们变得更加内省,更加去关注企业的基本因素,行业动态、商业模式,管理能力,真正把自己当成企业的所有者。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对价值投资理念深入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分析系统、交易系统、风险控制系统。

总的说来,ABH股因为没有真实的套利机制,只有视觉上的差价,而两个市场,其制度、文化、投资者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因差价而看好H股或看淡A股,理由是很不充分的。当然,从长期长期长期的角度看,买便宜的东西相对不吃亏吧。但是,想想为什么北美的房子,性价比比咱大陆好很多,这个差价为什么会长期存在?也许更能明白一点ABH的事情。

两个要求

A
、请有空的时候,尤其是有投资线索的时候与格隆做个互动。独木不成林!

B
、请有空的时候,挑选任何一期港股那点事转发在你的朋友圈里,算是对格隆辛勤笔耕的一点鼓励!如果摘抄转发,请注明来自港股那点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